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9-03-18 | 点击率:
流行概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染性疾病,自1887年首次分离出引起该病的病原菌,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该病流行的地域分布极广,遍及全球各大洲,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近两年来,已在全球的多处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爆发流行。
脑膜炎奈瑟氏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病原菌,根据其荚膜多糖的特异性可将脑膜炎奈瑟氏菌分成13个血清群,所有血清群的细菌均可致病,但A、B、C、Y和W135毒力最强,上述5个血清群占所发生病例的95%以上,其中以A、C群传染性最强,是引起流脑流行最常见的菌株。
该病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出现病例,次年3、4月份达高峰,5月份开始下降。其他季节有少数散发病例发生。由于人群免疫力下降,易感者的积累,以往通常每3~5年出现一次小流行,8~10年出现一次大流行。流行因素与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居住拥挤,患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有关。
中小城市以2~4岁或5~9岁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大城市发病分散。偏僻山区一旦传染源介入,常引起点状暴发流行,15岁以上发病者占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一户2人或2人以上发病者亦多见。
在高度流行的国家(非洲、亚洲和南美)平均发病率是10/10万,这个数字在流行期间可以上升到500/10万。在许多年里,非洲只发现了A群,但自1970年以来陆续报导了脑膜炎流行带已发现多起由C群的流行,流行的频率估计为6-8年一次。但自80年代以来,这种频率似乎正在升高或被打破,2001年4月前非洲贝林、乍得等8个国家流脑暴发流行,发病率平均50/10万左右,病死率为4.31-18.89%,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我国上世纪50年代后曾有过三次大的流行:分别为发生在1959年、1967年和1977年,以1967年的流行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1977年发病率为57.7/10万,死亡率为4.14%。由于我国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大面积接种,近年来我国报告的流脑病例逐年减少,如今已降至到全国发病率为0.25/10万以下。我国国土辽阔,其疫情非常的不平衡,局部暴发和出现疫情上升的省市似乎有所增加,今年年初在四川、河北和广西均出现了局部暴发流行的情况,在广西柳州等地区发生了C群流脑的暴发流行,病死率达20%,2001年以前,我国很少接种C群流脑疫苗,因此进入流脑的发病季节后,应加大对流脑的监测,预防在非洲的C群流脑爆发流行在我国出现。
传染源
该病的传染原是带菌者和病人。病人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在流行期间,一家有二人以上发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时高达50%以上,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因其在体外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该病的流行季节,应尽量减少与病人的接触。
人群易感性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月龄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有来自母体杀菌抗体故发病少见。带菌者及病人在感染后血液中的杀菌抗体升高,该抗体除对同群病原菌有杀菌作用。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群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只能保护机体免于发病,不能防止再感染。
临床表现
本菌经飞沫传染,也可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潜伏期约1~4天。本病的发生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的关系,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鼻咽腔细菌大量繁殖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上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内可查到本菌。严重者侵犯脑脊髓膜,发生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顽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甚至由于两侧肾上腺出血,发生肾上腺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上述症状的产生,与细菌自溶和死亡释放出大量内毒素有关。
早期的诊断对于早期的治疗和适宜的预防措施非常关健。一旦病例得以及时确诊,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发现较晚,病人可能遗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尽管现代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平均5-10%,另外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耐热磺胺类菌株后,其耐药药株不断增加。欧洲1998-1999年监测发现48.8%对磺胺耐药,在西班牙和罗列尼亚80%以上的药株对磺胺耐药。我国调查发现29.8%的菌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22.9%的药株对乙酰螺旋霉素耐药,鉴于此种情况应加强药株耐药的监测及制定相应的疫苗预防策略。
预防接种
近年来流脑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该病带来了相当多的问题。伴随着国内外此起彼伏的流脑爆发流行的报道,为了减少流脑可能对孩子的危害,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当前的情况下,接种流脑A+C群疫苗是预防该疾病发生的最佳选择。每年的11月份开始进入流脑发病季节,至次年的5月份病例数逐渐减少,因此为了达到最好的预防效果,接种流脑疫苗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9~11月份。如在该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接种,也可在随后的数月内进行接种。
国外有A群单价、C群单价、A+C群双价、以及A+C+Y+W135群四价的流脑多糖疫苗供应。我国2000年前仅有A群流脑疫苗,以往的研究证明A群多糖疫苗对6个月婴幼儿基础免疫两针,次年加强一针可起到免疫作用。针对近些年流脑流行菌群的改变,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了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001年被批准上市销售。A群、C群流脑疫苗经国际上多次现场考核确定它对3岁以上儿童具有90%左右的免疫效果,对小于18月龄以下的婴幼儿亦有相当好的免疫效果。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研制采用了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相类似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先前使用的A群流脑疫苗相似,自推广接种以来,没有发生严重的异常反应。
注射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以预防由A和C群引起的脑膜炎。一次接种A+C群多糖疫苗后可产生2种类型的抗体,抗A群和C群流脑的抗体,接种后第5天,抗体水平开始升高,若被接种对象大于2岁,接种后有效保护抗体水平至少可保持3年。
在高发流行区的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高发流行地带的游客均应进行接种。应急免疫接种应在发现第一例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或监测可能高发的地区尽快进行,因为有预防作用的抗体在接种后5-7天后相继出现,不管年龄大小,菌苗的注射量是一样的。